有人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是否可能人先设法进洞(或缒、或攀),尔后再由数人合力设法将船棺拉进洞?这相比与提升式,大约可减少一半的距离,就操纵来说,也便捷多了。但是武夷的山洞,小的仅只能容一具船棺而已,有的甚至只能容下半个──剩下的半个常常悬在半空,这样的洞穴能容几个人呢?一两个人能将这庞然大物提升几十米而移入洞穴中吗?
明代文人张于垒考察武夷后曾提出:“当是尔时溪流浩荡与峰等,船搁石隙,及蓬莱清浅,顿尔相失……”即“水落石出”的地貌变迁说。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研究,这种沧海桑田的过程至少要千百万年之久,又怎么能在三四千年内完成?如果依此类推,八百年前的武夷精舍岂不尚处水泽之中?但还有人试图用言之凿凿的科学予以证明。
众说纷纷,却未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大概是各种手段都兼而有之?人们至今还在力图互相说服,而四千年前的武夷族先人早已悄悄把仙舟高搁在悬崖峭壁之上了,留下这个令一代又一代后人绞尽脑汁的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