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我对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满意。高圆圆是女一号,她演得好也是应该的。让我评价的话,她可以算是脱胎换骨。圆圆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很甜美的,有些像花瓶,但至少这个花瓶还比较纯净。刚开始找她时,我并不是很自信。不过我发现,她内心的道德标准比较高,挺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种女人,那个时候的女人内心是很干净的。有些人可能戏演得很好,可是最多也只是在演戏,像《南京!南京!》这样一部电影,很难藏住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我对电影的一个个人化的看法,我选演员的时候,首先选她是不是最大可能贴近这个角色。
关于剧本
为什么让拉贝下跪?
陆川回应:再帮我们,他也是德国人
《南京!南京!》的上映,直接面对的同类题材电影,就是29日开始上映的《拉贝日记》。但两者虽然背景相同,表述却大相径庭。《拉贝日记》中,拉贝是活菩萨,一直都对中国人抱有同情心,在担任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时候,也是半主动的性质,甚至冲到杀人场上救出20个中国人。而在他离开的时候,更是受到了众多中国人的欢呼爱戴,像一位英雄一样走向了码头。但在陆川的电影之中,对于拉贝的描述,却显得低调而且负面得多。拉贝是在保护中国人,但在南京国际安全区里,日军可以随便出没,随便抓人杀人,随便抓妇女出去强奸。甚至,在日本人要求他交出100名妇女当慰安妇时,他也只能照做。而到最后,他在被要求离开中国回德国时,觉得自己有负于二十万中国人对他的期待,只能向众多的送行者下跪。
陆川:我还没看过《拉贝日记》,不知道他们最后是怎么处理的。但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拉贝就是那样。人都是有立场的,再帮助我们,他也始终是个德国人,有些事情,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感受。比如妓女这事儿,拉贝和魏特林的日记里都这么写:今天日本人到我们难民营要妓女,说你们这儿有没有妓女我们要带走。拉贝的日记里写的是“我们让他们带走了”,魏特林的日记里写的是“有些妓女自己站出来,我就让他们走了”。你要想象一下她们走时是什么时候,那是满城都在说日本人怎么强奸、轮奸、奸杀妇女的时候。如果都是中国人,可能他的叙述就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