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要的“不足”还是在其它方面。一位朋友来访,说“怎么我在传达室报出你的名字,对方就笑呢?”我说,“哎呀,我最近是全院子的反面教员,家委会的人都说,不要像崔老师那样。”
原因是我们两个大活人,呆在家里不出门,被人家骗走四百元。话说有两个人假装成煤气公司的,鬼鬼祟祟,这个那个。我是听到对方大声称呼户主的名字和电话,才从房间里走出。后来知道,他们是刚刚从丈夫嘴里套得。他就是这么好欺负。呜呜呜……。你要是说天上下流星雨了,他会马上从屋子里跑出。那不是辛格笔下的“傻瓜吉姆佩尔”吗?
童话故事中才有他这种人。一个朋友写过一个故事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一个小女孩在情人节卖花卖不出去,被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年轻人不知道自己该送花给何人。于是他买了小女孩的花,又把它们全送给了小女孩本人。故事里的白痴,就是现实中我的丈夫。这个故事是从作者那里听来的,那是遇见我之前很久的事情。
瞬间沉思定格
我这样说有“倒苦水”的嫌疑了,还是介绍这个人的优点吧。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花钱。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好吃、不好穿、不赌博,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他是一个机器迷。你明白了吧?这个东西是无止境的。他赚钱和花钱的比例是这样的:他花钱买来在当时总是昂贵的新型机器,但是没有等到用这样的机器把钱赚回来,他又在考虑花更多的钱买更贵更先进的机器,以及如何不把所花的本钱赚回。
走一条相反的人生道路就是这个人了。那天电影学院安东尼奥尼回顾展,连放两部片子看得人精疲力竭,好容易那个期盼已久的结尾来到了,音乐响起,灯光亮起,人们纷纷站起身吐出一口气。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丈夫他却像坐在一张宽大沙发里那样,舒服地把身体埋了下去,翘起一条腿,并且把一只手搁在下巴底下开始沉思起来。他是真的不想走了。
我是隔着许多排座位,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发现这一幕的。我要是以后拍他的传记片,就以这个瞬间作为定格。
关于他看电影还要说几句。
在家里看DVD,他要求我把手机关掉,电话拔掉,拉上厚厚的窗帘,说是要制造出电影院那样封闭的效果,连上厕所都不行,更别说吃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