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亦钟情于手。如张曼玉拿包拿饭盒(《花样年华》);刘嘉玲抚摸马(《东邪西毒》);林志玲抚摸马(《赤壁》)….
中国自有声电影以来,大陆演员能开此“窍”的演员极少。
泛而谈之,能用 “眼”和“手”塑造成功银幕形象的大陆演员之所以少,一是:中国演员表演教学一直沿袭古希腊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表演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动作的大开大方,台词的清晰…”致使过于强调了“表演”,很容易使演员在演的过程中丢掉了“真”。我为秦岚不是出自戏剧体系下的科班,而感到高兴。
二是:片场监视器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很多导演过分依赖监视器和对大银幕放映效果的预想能力的欠缺。别忘了,监视器与大银幕的尺寸至少是20倍的关系。很多演员也许在片场发挥的不错,但一上大银幕放映时,观众就觉得戏过了——这有演员的问题,更多的是导演的问题。
从秦岚的表演能看出,陆川导演在引导/控制演员表演上较《寻枪》、《可可西里》有一些进步。
基于以上简析,秦岚能让格外挑剔的琼瑶女士钦定“琼女郎”;让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称赞;让阅角儿无数的韩三平、江平致电祝贺,便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