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乳腺核磁共振等都是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常用工具。乳腺B超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它能发现0.6厘米以上的乳腺肿瘤;乳腺钼靶X线适合于40岁以上的人群(40岁以上的人群乳腺组织逐渐退化相对不会吸收射线),它能发现小到1毫米的乳腺肿瘤;核磁共振检查则适用于有乳腺癌家族史、BR鄄CA1与BRCA2基因突变、隆胸后的女性。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由于开展乳腺钼靶X线检查,2005年原位癌的发现率占所发现乳腺癌的18%,2006年占23%。乳腺原位癌无浸润性、无转移能力,只需手术将微小的病灶切除就可以了,不需化疗,大部分患者术后有20年以上的生存时间。这些乳腺癌患者真正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2:认为得了乳腺良性疾病就容易得乳腺癌
随着宣传教育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乳腺癌的危害,但一些人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为得了乳腺良性疾病,得乳腺癌的概率就很大,为此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廖宁说,在临床上,乳腺癌的危险性的确与某些乳腺良性疾病有关,但并非百分之百等同。
廖宁介绍说,目前普遍采用“非增生性”与“增生性”病变来区分不同良性病变的危险性。如乳腺炎、纤维腺瘤、轻度增生、微小或巨大囊性病、导管扩张、纤维变性等都属于非增生性病变,70%的非增生性病变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增生性病变(包括中度或高度增生、乳头状瘤伴纤维血管核心、小叶或导管的不典型增生在内)得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会高一些,以伴有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者尤甚,其相对危险性为4.0-5.0倍,但这种危险也不是绝对的。有报道显示,在诊断为不典型增生后的10年里不发生乳腺癌,其相对危险性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