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单附近的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对本身的体重不是很满意,她看到药店里有不少宣称“排毒、清肠”类的清肠茶,宣称能通畅平衡内环境,轻松实现排毒、减肥,就买来用。没想到,从今年9月起,她连吃了几个月,起初效果尚好,但渐渐就不见效果了,加大用量后也不管用,非但体重有增无减,到医院一检查,自己竟患上结肠黑变病。
在瘦身网上,关于清肠茶的用后效果,网名是“我要加油”的网友发帖子说:“真的会一直拉,我现在也在喝,感觉不是很好,老想要上厕所,一般如果要出门一整天,最好不要喝,不然会……”另一位叫“鲵”的网友说:“用后老觉的饿,已经产生依赖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专家:清肠茶并非人人都适用
清肠茶并非人人适用
据了解,市场上销售的清肠茶,大多采用中药配方制成,其成分原先以大黄、芒硝等为主,最近厂家纷纷改用芦荟、决明子等做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药剂科杨响光副主任告诉记者,大黄、芒硝、芦荟、决明子等都属于苦寒清热的攻下药。
杨主任介绍说,中医在使用攻下药时,一般中病即止,并不能长期服用。芦荟、决明子、大黄等,在短期使用后大便可能“痛快一时”,使肠道通顺。但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会损伤人体正气,造成免疫力下降、体质虚弱,并可能诱发新的病症,如胃部寒症、肝中毒、浮肿、贫血、头晕、局部肝硬化等症,有的还会形成只能依靠药物才能通便,严重者引起结肠黑变病。
虚症患者慎吃清肠茶
杨主任告诉记者,这类保健品所宣称的适用于各类人群是欠妥当的。中医认为所用的攻下药,一般是针对因辩证属肠胃积热型肥胖、吃得油腻而引起的实证便秘患者。而虚证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体弱者,很可能越吃越虚。因此,应该对症下药,辩证施治,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攻下,是很危险的。临床常见一些老人,使用泻药后腹泻不止,食欲下降,体质越来越虚弱,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体虚者在使用清肠通便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内分泌紊乱、加速衰老,不建议长期服用该类保健品。
结肠黑变病多与服用泻药有关
结肠变黑病多与服用泻药有关
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超群告诉记者,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良性、可逆性肠病。长期服用蒽醌类和二苯甲烷类泻药是目前公认的引起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蒽醌类泻剂包括大黄、番泻叶、波希鼠李皮等,二苯甲烷类泻药如便塞停等。果导、芦荟、麻仁丸、蓖麻油等也会引起结肠黑变。刘超群说,由于清肠茶中含有大黄、芦荟、决明子等泻药成分,如果长期服用,人极容易引起结肠黑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