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活见鬼,在网上聊天可以特别放肆,可以毫无顾忌、云山雾罩,而真的有机会面对面而不是ID--ID地交流了,两人反倒拘谨起来了不过我和A除了似有似无地打量对方一下,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可聊的了。A比我想象小的矮了一头,还胖了一圈,谈吐也比MAIL中的言辞逊色了一些,活题不多,而且总是局限在盘问一些类似与FAQ的什么家里有几口人,工作怎么样呀,住在什么地方呀……
A见我很少发言,于是只好不断说自己和自己还不错的家庭背景……其实我不怎么喜欢那种有点炫耀的男孩子。我几乎是独自享用完卤水大肠后。突然觉得有点没劲了,征求一下A的意见,然后叫小姐结帐。我虽然有点女子主义,但算帐的时候就庸俗了,可是由于我掏钱的动作没有设计好,实在是掏得又快又准,掏出来的数目连零钱都不用麻烦小姐找。而当对面的A掏出油珍字典般大小的钱夹时,小姐已经扬长而去了,尽管A要求把钱给我,我虽然有点后悔自己的动作过于敏捷,但是只有几十块的饭钱让我怎么好意思接A的百元大钞,只好一咬牙说算是我请你吧。A似乎是对我的女子主义精神肃然起敬,也就不再争执下去。
出了馆子,天色看上去已经很晚了,虽然我早已习惯一个人走夜路,但是A坚持要送我到车站,我心里陡然升起一丝莫名的感觉,才发现自己孤独了那么久,我是不是应该给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我和A在双方默许的状态开始继续交往,这段从见面后算起,仅存活了两个星期的交往也仅局限与MAIL和电话中,我也再没有见过A,A在电话里语气依然殷勤,态度却很暧昧,其实我本来也不敢对这段网络爱情有什么信心,对人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也有些疑惑和厌倦。于是有点沉不注气,写了封MAIL问他是不是对这段交往应该有一个比较明朗的态度,可是A似乎对游击战颇力谙熟,回信反而更沉着了,说自己的确是很忙云云,语气也更是切切。
看完了这样一封不痛不痒的回信,我感觉自己很麻木,不知道自己去追求一种什么,我没有马上下线,继续在网上百无聊赖地闲逛,逛来逛去又逛到了征婚站点,发现A的主页还在上面,突然恶作剧心理作怪,到外地注册了一个信箱,又以这个ID的身份给A发了一封测试信,问他是否找到了意中人。可能是我对他没信心,也可能是我太高估了自己,不想A第二天就回信说:这封信是他新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另外除了附上了有防伪标志的各类证件的副本,还有中英文对照的类似于说明书一样的文本……居然有人把我给骗了,惊得我花容失色,却又不禁哑然失笑,不知道是不是得意于自己这个基本上还算聪明的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