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给我一个结婚的理由
《家人》记者历时两月,走访了数十位80后,并在家人网对上千人进行了调查,试图通过结婚年龄、婚后矛盾、婚姻满意度、婚姻期望等内容,对80后婚姻状况、婚姻观进行一个描摹。
有一些答案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一直以为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80后对待婚姻的态度应该更加谨慎,对婚姻的思考应该更加成熟和理性,结婚的年龄也应该更大才对。事实上不,80后普遍结婚较早,85年前的基本都匆匆地奔向婚姻的殿堂了。“早婚”这个已经有些陌生的词语被80后频频使用,“毕婚”更是成为时尚,“逼婚”这个带有封建色彩的词语也有新解了。
“我们不要等,要现货,不要期货。”一些80后女孩甚至公开宣扬他们的观点。难怪那些生于70年代末还没有嫁出去的大姐姐开始嚷嚷:这些小妹要干什么?跟我们抢男人吗?
关于结婚理由的调查,80后的答案很不集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结婚的理由和初衷。
生存压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夫妻双方基本都是80后,经济基础薄弱。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很好的工作,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两个相爱的人尽快结婚,可以减少生存的成本。所谓成家立业,先成了家,再说。
托付说。“我是你的人了,你要一辈子对我好、照顾我一辈子”,持这种心态的80后,往往把婚姻作为筹码,要求对方照顾自己的喜乐。他们虽然以自我为中心,却不认同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他们希望从父母的温室直接走进另一个接纳自己的温室——那就是婚姻。
逃避说。不是说婚姻可以让两个人相互取暖吗?刚刚才开始品尝人世艰辛的80后,总是希望用婚姻来逃避那些无奈与无助。
攀比说。别人都结了,我为什么不结?难道要等到成为大龄青年了再来为婚姻发愁吗?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一个圈子里的姐妹,只要有一个人先结了婚,其他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如果这个姐妹嫁得好,其他姐妹就动得更块了。
奉子成婚说。不可否认,80后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恐婚族,害怕承担婚姻的责任,宁愿爱情长跑也不愿意结婚。但是,当一个宝宝不期而至的时候,让他们不得不思考真实的生活。正如台湾艺人小S所说:“不知道何时才是最应该结婚的时候,等一个孩子来决定好了!”
父母之命说。父母在80后的婚姻大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包办型婚姻基本不存在了,但是他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关心着孩子的婚姻。只有你真正结了婚,他们才感觉自己完成了对你的抚育任务,才会卸下那副沉重的担子。如果这个人恰恰又不是你十分讨厌的,干嘛不遂了父母的心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