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和慧英结了婚。第二年,我们的儿子浩浩来到了人世。像很多普通夫妻一样,我和慧英的婚后生活平淡而琐碎。我和慧英都是普通的工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中少有惊喜,更多的是被诸如“晚饭吃菜花炒肉片还是芹菜炒肉片”这类平常甚至是俗气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家人健康、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不知不觉中,已是十几年过去,我和慧英的婚姻在惯性中前行着,其间,我和慧英因单位改制,分别于2000年前后下了岗。我们没有怨天尤人,下岗后不久,我去学了驾驶,慧英去学编织。以后,我们贷款买了一部车、一台毛衣编织机,我开始跑出租,慧英在家里编织毛衣。那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我和慧英还是相互支撑着走了过来。
慧英是一个好女人,可是多少年来,婚姻中的我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我总觉着我内心深处纤细的情感始终不能被慧英察觉与呼应,我心中常有着怅然若失的感觉。当我开着车行在午夜的街头,寂寞让我的心头有着淡淡的痛……
生活因那一个微笑而与众不同
虽然内心深处有着一些不满足,但我没有去主动改变什么,或许我性格中有着太多懒散的成分。我习惯了这种平静如水的生活,我也始终觉着我会和慧英相守一生。只是生活的改变不容置疑,而我平静的生活在某一天因为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宛若莲花了。
2004年初冬的一天,我送一位客人去某小区。客人在一幢楼前下车后,我正准备调头回去,这时,丽丽从单元门里走了出来。在看到我的那一瞬间,她的脸上有着惊讶的表情,但旋即一个温暖的笑容在她脸上绽放开来,很干净,很透明,那一刻,我惊讶于这个30多岁的女人竟有着如此天真、灿烂的笑容,而我的心就那样真真切切地动了一下。
那天,丽丽向我的车子跑来,开心地说她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我,她还告诉我,她住在这里,今天因为家里有点事情,她就没有出车。丽丽叽叽喳喳地说着,有着老友重逢般的亲切,在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的今天,她的率真与热情让我非常感动。那天晚上,回到家后,我失眠了,脑子里一遍遍回放着丽丽那天真可喜的笑容,还有她说话时,风吹着她的头发的样子,十分的好看,这个女人让我的心中有了异样的感觉。
自那天之后,我和丽丽熟悉起来,以后再见时,两人之间多了许多的话。交谈中,我可以看出,丽丽是一个胸无城府的女人,她有着孩子般的简单与天真,这是她非常可贵的一面,但是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为了让她免受伤害,我总是会适时地提醒她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丽丽感觉到了我对她的那份好,也渐渐地依赖上了我,有什么事情无法解决,总会跑来请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