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个月“提醒”
这个月,除了努力学习喂养和照顾宝宝的技巧,适应以宝宝为中心的“无规律”生活,妈妈还要尽量抓紧时间休息和恢复。
记录 每周称一次体重,月末测量一次身长、头围和胸围,并作好记录。注意:最好在宝宝吃完奶后一段固定的时间内称体重。
空气浴 从第二周开始,可以每天安排5 分钟左右的空气浴。开始时可以打开室内窗户,让宝宝呼吸新鲜空气,逐渐适应,一周后可以抱他到户外进行空气浴,时间渐渐延长。
喂奶 喂奶前要换掉脏尿布,妈妈洗干净手,用热毛巾擦乳头;喂奶时,妈妈要抱起宝宝,温柔地看着他的眼睛,让他体会你的爱;喂完奶,把他竖直抱起来几分钟,拍拍后背,帮助他打嗝,然后让他侧着身睡一会儿,这样可以防止吐奶。
肚脐 宝宝出生24 小时后就可以取下覆盖脐带的纱布,让它自然干燥。每天用酒精擦一次,直到残端脱落。注意擦时要从根部向外转着圈擦,而不要来回擦,以避免感染。
接触 尽量创造条件多与宝宝进行皮肤接触。让宝宝光着身子趴在妈妈裸露的怀里,并用手抚摸宝宝的皮肤。接触宝宝前应该洗干净手。
交流 让宝宝舒适地经历洗澡、剪指甲等生活琐事。在照顾宝宝生活的同时,对他微笑,并温柔说着“宝宝乖乖”“妈妈来了”“咱们换尿布了”之类的话。
疫苗接种 出生后第一次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种;满一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
第 1个月“疑问”
Q宝宝总打嗝和吐奶,正常吗?
A.打嗝是因为膈肌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刺激而痉挛,是婴儿常见的现象;吐奶也是因为小婴儿的消化道尚不成熟而造成的。打嗝和吐奶不易避免,随着宝宝成长会渐渐好转,通过调整喂养方式也能减轻或缓解。但如果出生后2 ~ 3 周,突然开始喷射状呕吐,持续多次,或呕吐伴随宝宝精神很差,体重不增加,则要考虑幽门肥大、狭窄等疾病的可能,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Q宝宝脐带处总渗血,什么时候才会好?
A.脐带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就会自然脱落,这期间偶有渗血是常见的现象。家长要注意保持宝宝脐带处干燥,可以用医用酒精棉球给宝宝擦拭脐带脱落的地方,从中心向四周擦。如果出血不多,马上能止住,就不必太担心。
Q宝宝睡觉时,听到声响会突然发抖,有时候会大声哼哼,这是为什么?
A.宝宝听到巨大的声响时会手舞足蹈,是新生儿所特有的反应,当宝宝长到4 个月大时,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没必要太担心。睡觉时哼哼或者憋气、使劲儿等,也是婴儿期的常见现象,只要其他各方面都好,可以权当他在做运动,不必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