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闪婚闪离,他们吸取了“70后”、“剩男剩女”的前车之鉴,闪婚仿佛成了一种“潮流”。情感研究者认为:“使得家长们改变态度,鼓励“80后”在大学里谈恋爱,早结婚。二是当职场竞争太激烈,先成家后立业,有利于安心发展事业之路。还有一点是,千娇百宠的“80后 ”工作了,离开父母了,孤独感太重,不如早点儿找个情感寄托。”然而,“80后”闪婚族在“情感快餐”中,啃个炸鸡腿、嚼个汉堡或吞碗麻辣烫就认为是“爱情的滋味”?自然,在飞奔的结婚之时,埋下“闪离”的隐患!
近来,博友“阳光”发贴《盘点:哪些80后成为了闪婚族?》:“曾几何时,闪婚突然成为80后的骄傲,5秒钟的恋爱,不到一小时的上床游戏,一个礼拜步入结婚礼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过程简单得就像蛋炒饭,不顾营养,吃饱就行……”接着,其将80后闪婚族现象的成因概括为:
A、头脑发热型:视情感为游戏,饥不择食,干柴烈火般一点就着。B、一见钟情 型:浪漫主义者,素昧平生的男女迸发出爱慕的欲望。C、急功近利型:票子、房子、车子……还有靠山的老子,令人难以抗拒。D、速战速决型:拒绝恋爱“马拉松”式的长跑。爱情快餐、搭婚姻快车。E、传宗接代型:“人丁兴旺”根深蒂固地植活在脑海里。
“80后”大都属于独生子女,显得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和不愿妥协。而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妥协的结果。“家务低能”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加之缺乏宽容、理解的个性往往容易成为轻言离婚的导火索。有调查显示:“在已成婚的‘独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计时工来做家务,20%由父母定期为其整理房间,80%的家庭长期在双方父母家里‘蹭饭’,30%的夫妇自己的脏衣服要拿到父母家里洗。”
试想,80后闪婚族,是为性爱而结婚吗?婚前同居、人工流产,这些原来很少见到的名词,如今成了口头禅。于是,80年代很多人说是享受的一代,包括身体。对于婚姻变得儿戏,闪婚闪离是80后的代名词——“你当爸爸,我当妈妈,再拿一个布娃娃当孩子……”“80后”的年轻人处于一种“大人身儿童心”的状态,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却还没“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