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从客观上看,有剩女就会有剩男。不过,在焦虑的剩女们大张旗鼓地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谋求出路,那些不承认自己是“剩男”的未婚男子,他们认为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结婚,剩男完全只是一种个人选择的客观状态———光是这一点,恐怕他们就不符合“三低男”中低姿态的条件。换句大白话说,不少男人认为,三低男走俏,只为了说明剩男永远热销!
中国不存在三低男!
尽管三低男风潮来势汹汹,采访中,却不少人提出质疑,“中国根本不存在三低男!这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只有剩女,没有剩男。所以无论三高三低,剩男整体上永远掌握着市场主导权。”这是大部分男人的观念。而女人们也同意,当今社会是倾向于男性发展的。女性大约在30岁左右到达事业小高峰,再往后通常则阻力重重。而男性则要再往后推几年,越老越值钱。
其实关于剩男剩女的问题,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男女比例失调,为什么还有剩女?
尽管统计数据上显示,中国的男多女少,通行比例为106:100,某些地区甚至达到130:100,但人们目前基本只感受到城市剩女们的焦虑。
较有科学性的理由是,根据人口出生统计,同年出生男多女少的情况在1980年之后才成明显上升趋势。而成年后的男性择偶年龄层跨度较大,而女性则一般可选范围较小,于是形成了剩女多于剩男的局面。
“三高男不是不好,因为资源稀缺,大家都抢,造成了哄抬物价效果,本来不值那么高价钱的,也被炒高。这就不符合最佳性价比了。”26岁的Ayawawa,是高智商俱乐部门萨的成员,代替女性说出三低男受欢迎的背后原因。“像门萨俱乐部中,28岁以上的好男孩几乎就没几个!都是24、25岁时就被人抢购预定了!”
美国的白领“相亲”派对
美国也不乏剩男剩女,尽管经济低迷,可并不妨碍白领们“相亲”的兴趣。“Fashion Meets Finance”派对,是专门为纽约这座城市里最引人注目,又充满压力的时尚界人士和金融界人士精心打造的。虽然这两个行业的从业者有着众多诱人的待遇,但他们都缺乏一个关键因素———在工作中缺少与异性的接触。派对上人头涌涌,看来剩男剩女们都急于找到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