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年在福建某地由酒厂赞助的一时尚盛典上,其最佳男模的奖项名单几经修改最终由一个当地新人男模获得,而该男模所付出的是缴纳给主办方经办人四万人民币的“公关费”,当时主办单位的人曾保证该时尚盛典的影响力超过“莱卡风尚颁奖典礼”,结果该男模拿奖后才发现自己的名字一家报纸都没有提及,这时后悔的他要求退款却遭遇了主办单位相关人士的冷脸。
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企业已经越来越少赞助模特比赛,令靠比赛赞助发财的人大失所望。一些草台班子举办的模特比赛到企业拉赞助的计划大多不如愿,于是他们就打起了收选手报名费的主意。从报名到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层层收费,每环节几百,加起来就是几千。
模特界内幕之二:模特如商品般分等级
对模特来讲,等级决定他们的收入。从高到底分为首席、超A、A、B、C五个等级,首席就是类似于姜培琳、李学庆、杜鹃这样,超A是国际性的大赛前三甲获奖者,A类就是国内大赛的前三甲,B类就是国内大赛的前十名。没有拿奖但在一线做得还好的模特就是C类模特。
除了如今的姜培琳、李学庆、杜鹃等能称为首席,莫万丹、刘丹和裴蓓等女模特也有坐上首席的可能性,而上一辈曾经是首席的马艳丽如今已是成功的设计师,而陈娟红、郭桦经营起公司,瞿颖依然活跃于娱乐圈,王敏、吕燕以走秀为兴趣,获得世姐的关琦做起老师,07年冠军张梓林刚卸任,依然以公益为主。中国时尚界走过30年,能真正名流青史的就这么多人,与全国100万的职模比起来,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也说明了中国时尚界的发展缓慢。
模特界内幕之三:模特面试如同进超市购物
模特的收入来源就是厂家,但全国那么多的模特,厂家选谁不选谁,全靠面试这一关。去面试被挑上,就有钱赚,没被挑上,就回家继续等下一次面试。有模特形容自己被挑选的那种感觉,就像超市里面的货架上的产品,你走过来,挑我就拿走,如果你挑选不上我,继续躺在货架上等。
“面试大概就20个左右的女孩,进去,客户有两个人。怎么说呢,女孩站成一排,走进来,看一下,然后再给一张照片就可以了。再把所有女孩叫进来,站成一排,问你的兴趣,曾经做过哪些品牌的演出。”一位女模说到。
面试的结果经常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面试没被客户相中,那是作为职模最难受的时候“旁边的人都面上了,自己没有面上,自己就非常难受,落差非常大。就那种感觉。别人都能面上,为什么自己面不上呢。问自己,自己的缺陷在哪,不足在哪,就会特别难受。”一位女模回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