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情绪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最近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情绪教育”。

  “情绪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人们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情绪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

  如由于美国的破碎家庭多,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一些学校专门为离异家庭的子女设立课后辅导班,委婉地将这种辅导班称为“香蕉班”或“彩虹班”。辅导班上,老师鼓励孩子们倾吐内心深处的隐痛,排解因父母离异带来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然而,这样做能否达到学校的初衷,尚不得而知。

  专家说,“情绪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国家,“情绪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就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这种人格素质在孩子成人后,运用到社会上去与其他人相处,从而建立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这种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使人感到幸福、愉快、轻松。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情绪教育”的完整内容。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宝宝投诉老师了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保护孩子的童心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孩子的皮肤饥饿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