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孩子为什么喜欢说悄悄话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例一

  宝宝4岁多了,聪明、主意多,是个喜欢跑喜欢闹的小男孩,可就是有一个习惯改不了――喜欢耳语。“妈妈,你过来,我跟你说……”“老师,我跟你说……”边说边举起小手半捂着嘴往别人耳边靠。要是你让他大声说,他就脸胀得通红,把话又憋了回去。

  心理原因:耳语是一种特有的交流方式,它声音低,不让他人听见。孩子很喜欢耳语,因为它有一种不让别人知道的神秘感。教师也经常使用“耳语游戏”来发展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当孩子不高兴或者闹脾气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也常用耳语的形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我告诉你,我有一个礼物给你,我们不告诉别人。”“我告诉你,我在房间里藏了一个好东西,你去找找。”通常还会伴随一些“好处”――一粒糖或者一个好玩的玩具。

  不良后果:孩子年纪小,分不清游戏与现实的区别。而且,孩子喜欢模仿成人,他从耳语中体验到的快乐更加强化了他不断模仿成人的这种行为,从而导致孩子不分场合、不分事情大小、不分对象都习惯于耳语,举止不大方。久而久之还会害怕人多的场合,不敢大声地在人前说话。

  建议:帮助孩子分清耳语使用的场合。比如,在做客时,爸爸妈妈会轻声耳语提醒宝宝怎样用正确的方式打招呼,宝宝看到不对的地方也可以轻声告诉爸爸妈妈等,但在其他的时候和场合,家长要示范并且鼓励孩子大声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二

  心理原因:随着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孩子会因为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的满足感。为了避免一些消极的情绪,孩子会寻找一种小心翼翼、安全系数比较高的表达方式――耳语。

  不良后果:等到入小学后,面对非要在人前说话的场合时,容易遭受挫折,并会因为失败而使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而且不容易恢复。

  建议:正确评价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具体指出孩子好在哪里,比如 “你画的太阳很好看”,而不是“你画得真好,真聪明”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说,就事论事,而不应对人进行评价,比如 “你真笨,这个都不会”等。对事不对人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同时可以教会孩子正确的做事和说话的方法,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

  例三

  心理原因:早期某些成人对待孩子的不正确态度和语言使得孩子要么不敢说话,要么寻找可以信任的人悄悄地说。

  不良后果:如果不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早期不良经验会跟随孩子一生,影响其今后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建议: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以及其他渠道了解孩子以往的经历,设法弄清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源自哪里,帮助孩子把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然后忘记它。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努力成为孩子可以信任的人。同时带领孩子在适当的场合大声说话,并为孩子提供示范。比如,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自我介绍时,孩子可能不敢说,或者又趴到家长耳边说,家长可以在旁边做示范:“大家好,我叫刘小兵,今年4岁了。”然后鼓励孩子大声地重复一遍。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逐渐地敢于面对他人、面对事情,敢于表达。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宝宝投诉老师了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保护孩子的童心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孩子的皮肤饥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