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心理测验是一把“尺子”,具有局限性,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人,对症诱导。而把心理正常的人纳入测试范围,不仅无法准确反映客观事实,还可能适得其反,反而诱发心理疾患。所以,心理测试,玩玩就好,千万不要当真啊!
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小明,前不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心理测验,结果显示其有自闭倾向。
小明从此就觉得自己真的有心理问题,不是正常的学生,在沉重思想包袱下,他的成绩迅速下降。父母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后,陪他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经反复检查与测验,结果证明其心理完全正常,所谓“自闭”的说法仅是“戏言”。
主题为“严重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前沿研究”的东方科技论坛昨天在沪举行,与会专家担忧地表示,心理测试是严肃的科学,而当今充斥市场的各类心理测验纯粹是一种娱乐游戏,不规范的测试行为很容易误人子弟。
因为喜欢粉红色,就被断定为“花心”;因为喜欢接起来的绳子,就被判为夫妻结合不会长久……目前,各类心理测验越来越多,学校测、网上测,中介性质的心理咨询机构测,甚至一些大众媒体的娱乐节目也在测,而且测试内容也五花八门,测智商、情商、性商、群商……
专家指出,心理测验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格的专业人员实施这项技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测验结果也必须经专业人员给予解释,不能滥用。社会上的种种所谓心理测验,仅仅是一种大众化游戏,不能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市民不必当真。
目前,一些机构在没有专业人员、没有被有关部门认可的情况下,为了赚钱进行心理测试。具有敏感、暗示性强、过分追求完美、谨小慎微的人,不要去玩这种大众游戏,以免受不良暗示的影响。
[“搞笑”的心理测验]
例子一
主持人给台下观众出了一道题目:“现在有一只老虎、一只兔子和一个人,请你编一个故事。”妻子非让丈夫编一个,丈夫就根据常识编了一个“那个人抱着兔子跑,老虎在后面追,后来,那个人把老虎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