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育儿宝典 > 婴儿期 >

3岁前必纠正的性格

时间:2010-03-12 10:36 来源: 作者:
-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伦三岛引起轰动。


  科学佐证“三岁看老”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4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1岁左右宝宝怎么喂更合理?
·给宝宝做苹果餐
·宝宝6个月开始喜欢电动玩具
·三个月宝宝每天喂多少合适
·巧妙化解宝宝的眼泪
·8-9个月BB每天睡多久是正常
·婴儿期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宝宝挑食、偏食怎么办?
·一岁宝宝
·满月宝宝为何会感染梅毒?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让孩子“高人一等”的秘诀
·解开宝宝眼屎多的秘密
·婴儿宝宝为什么秃头?
·婴儿多爬行 可以防弱智
·吃核桃对宝宝有益无害
·提升宝宝免疫力的10个简单方法
·宝宝独立性格要早培养
·小宝宝要生病这些表现是征兆
·给宝宝选纸尿裤的4项原则
·哺乳妈妈:别给孩子喝“热奶”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