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母婴常识 > 儿童疾病 >

中药足疗改善小儿便秘

时间:2006-08-23 18:51 来源: 作者:
-

  使用中药大黄为主料,再配伍其他中药,采用中药外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小儿便秘,并且作用平稳,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泽民说,治疗小儿便秘可以按摩足底涌泉穴,上述方法临床上使用较少,但是患者可以尝试。

  小儿便秘是指小儿大便干燥、坚硬、量少或排便困难而言,多由于摄入食物及水量不足,喂养不当,或突然改变饮食习惯等因素所致。王主任说,中医认为,燥热内结,肠胃积热,或热病伤阴,肠道津枯,或乳食积滞,结积中焦,或气血不足,肠道失于濡润等,均可引起大便秘结,当以通腑泻热,润肠通便为治。

  王主任指出,足疗能增进腹肌运动和肠蠕动的功能,可增强便意,有利于排便。因此在临床上经常按摩涌泉穴治疗小儿便秘。而使用大黄等药物敷在涌泉穴上治疗也是一种外治的方法,患者可以尝试,但是如果有不适的话,应及时停止。

  链接:

  方一: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方二: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方三: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百日咳
·捏鼻子喂药有哪些危险
·怎样预防鼻出血
·小儿异常大便有哪些
·易引起呼吸困难的喉部疾病有哪些
·为什么乳牙龋病也要尽早治疗
·羊水干细胞可治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为什么儿童忌喝小香槟?
·巨大儿为何会出现低血糖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锌症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儿童鼻出血时应低头
·男婴阴茎包皮过长应谨慎对待
·怎样辨别小儿腹泻
·为什么女孩更易得泌尿系感染
·儿童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如何救护
·眼药分几种
·流行性感冒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什么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怎样自测孩子是否得了“狭颅症”
·宝宝常见耳病的简易防治法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