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母婴常识 > 儿童疾病 >

脑瘫患儿的运动康复治疗法

时间:2006-08-23 18:50 来源: 作者:
-

  本书介绍了按摩、体操的方法,下面介绍主动运动训练方法(1~12个月)。

  运动训练内容

  一、 常规运动

  每日应做婴儿体操,方法见本书。

  二、 强化训练

  0~2月

  抚触。生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对小儿进行抚触,被动运动及视听刺激。

  俯卧抬头。胎龄满40周开始俯卧练习,要求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是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进行训练时可在小儿胸下经双侧腋下垫一个小枕头,双上肢放于枕前,高度为双肘屈曲时双手能触及床面。同时在小儿的后头侧至两肩胛骨内侧进行深浅感觉的刺激,促进伸肌的收缩直至头上抬。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固定小儿上臂和手关节,保持手支撑位。为了促进小儿更好的抬头,母亲可与小儿对话、唱歌或鼓励小儿伸手抚摸母亲的脸。

  抗重力直力模式。此训练可在2个月以后开始,方法是仰卧位,握住小儿的前臂拉起,使双肩胛带内收,躯干上抬45到90度,慢慢前后活动,可促进小儿头颈部前屈和立直,同时可提高躯干的控制能力。也可以躯干屈曲90度的位置将小儿慢慢向仰卧位的方向放回,这样也可促进小儿头部前屈。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

  3~4月

  俯卧训练。继续让小儿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尽可能在俯卧位诱发其抬头和爬行等主动动作。

  翻身。用玩具诱导小儿翻身,帮助小儿翻身时可一手握住小儿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轻轻的向对侧引导直至变为侧卧位,完成由头、颈、躯干、骨盆的翻身过程。每日至少练习7~8次。

  俯爬。开始俯爬时可让小儿俯卧位,前臂支撑,家长可在其后方协助小儿一侧下肢的足底向前推至这侧下肢完全屈曲后促使其产生向后蹬的力量,使小儿利用此力的反作用力完成向前的移动。每日练习7~8次。

  平衡训练。将小儿仰卧位放置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这样有助于缓解小儿的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此外,小儿平衡训练中还包括在俯卧位头部上抬保持中立、肘支撑进行左右重心的移动等动作的训练。每日进行2~4次。

  手口协调性训练。仰卧位,让小儿两手抓双足放至口,也可让小儿双下肢上抬、臀部上抬,家长握住小儿的骨盆进行前后左右摇动,这样有助于骨盆的控制及躯干姿势的调整,有助于平衡能力的建立和手口协调性的获得。

  抓握训练。此年龄段无论是在仰卧位还是在倚座位,或者是肘支撑位均可进行抓握训练。训练时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小儿头保持在中立位,诱发小儿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进行抓握。开始时,可将玩具放置在手较容易触到的地方,以后逐渐变换位置。每日进行7~8次即可。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为什么儿童忌喝小香槟?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锌症
·为什么乳牙龋病也要尽早治疗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百日咳
·捏鼻子喂药有哪些危险
·易引起呼吸困难的喉部疾病有哪些
·怎样预防鼻出血
·小儿异常大便有哪些
·羊水干细胞可治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巨大儿为何会出现低血糖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儿童鼻出血时应低头
·怎样辨别小儿腹泻
·男婴阴茎包皮过长应谨慎对待
·儿童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如何救护
·什么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怎样自测孩子是否得了“狭颅症”
·为什么女孩更易得泌尿系感染
·眼药分几种
·宝宝常见耳病的简易防治法
·流行性感冒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