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母婴常识 > 儿童疾病 >

小儿耳疾的几大分类与对策

时间:2006-08-23 18:50 来源: 作者: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对6,872名儿童进行研究后,公布一项新发现:有21.6%的2至3岁儿童存在中耳积液――平均不到5人之中即有一人“中招”,4至5岁及6至7岁儿童的存在率则分别为7.1%及5.2%。

  结果了显示儿童年纪愈小,存在中耳积液的机会愈高,而严重的中耳积液会导致弱听、听骨及鼓膜硬化,甚至听力永久损失成为“聋儿”,这将阻碍儿童的语言、学业和社交发展!事实上,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中耳积液的儿童中,有85%的人听力正常,但存在中耳积液的儿童,只有50%的人达到正常水平 。

  中耳积液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当耳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阻塞,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透过耳腔流至鼻腔排出,而是停留在中耳腔内,便形成中耳积液。急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平直,且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这会引起耳咽管炎症,当细菌再一步进入中耳,就出现了中耳炎。另外小儿饮食时易发生呛咳、呕吐,食物也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而产生炎症。

  急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发烧、耳痛等病征,但语言能力不足的小儿只能以挠耳或摆头哭闹等方式来表达,有的家长疏忽未能为其及时救治,或急性期的抗生素治疗不彻底,就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可能不再有耳痛的症状,但这对于小儿更危险,因为在大人更不易发觉的情况下,它常伴随着的中耳积液可能对听力造成巨大危害――虽然八成患病的儿童可自行痊愈,但部份患儿会持续患病,少数患儿会因病导致轻度至中度听力受损,严重的会破坏中耳结构,令听骨连同鼓膜硬化失去对声波的反应力,造成听力永久损失。

  本网医生提醒:家长应提高警觉去留意子女的听觉,如果孩子经常对喊话告诉不回应,不要光顾着以为他们“喊不理、教不听”而生气,还要考虑可能是他们耳朵出现了毛病。当孩子出现持续敏感、鼻塞、患扁桃腺炎及急性中耳炎等情况后,日后出现中耳积液的风险较高,对于上述病况应尽快求诊,并应随时测查听力情况。此外,对于无口头表达能力的幼儿出现挠耳或晃头哭闹时,要特别留意请医生为其检查耳部。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为什么乳牙龋病也要尽早治疗
·小儿异常大便有哪些
·捏鼻子喂药有哪些危险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百日咳
·易引起呼吸困难的喉部疾病有哪些
·巨大儿为何会出现低血糖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锌症
·怎样预防鼻出血
·为什么儿童忌喝小香槟?
·羊水干细胞可治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为什么女孩更易得泌尿系感染
·宝宝常见耳病的简易防治法
·儿童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如何救护
·眼药分几种
·怎样自测孩子是否得了“狭颅症”
·流行性感冒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什么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怎样辨别小儿腹泻
·儿童鼻出血时应低头
·男婴阴茎包皮过长应谨慎对待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