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母婴常识 > 儿童疾病 >

疱疹性咽峡炎中西医疗效好

时间:2006-08-23 18:50 来源: 作者:
-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百日咳
·易引起呼吸困难的喉部疾病有哪些
·为什么儿童忌喝小香槟?
·为什么乳牙龋病也要尽早治疗
·小儿异常大便有哪些
·怎样预防鼻出血
·捏鼻子喂药有哪些危险
·巨大儿为何会出现低血糖
·羊水干细胞可治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怎样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锌症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怎样自测孩子是否得了“狭颅症”
·怎样辨别小儿腹泻
·男婴阴茎包皮过长应谨慎对待
·宝宝常见耳病的简易防治法
·为什么女孩更易得泌尿系感染
·儿童鼻出血时应低头
·什么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儿童急性二硫化碳中毒如何救护
·眼药分几种
·流行性感冒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