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观二:婚姻不但要取暖,还要取乐。80后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比他们的前辈更高,除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他们绝不可能因为一场婚姻放弃浪漫的生活,电影、音乐、酒吧、网游,还有愉悦的性生活,一样都不能少。放眼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80后女孩,还有多少具备传统“贤妻良母”的潜质?
婚姻观三:在婚姻中保持独立的地位与个性。即使结婚了,我还是“我”,80后的夫妻只是形式上的“我们”,而内心,都有一个强大的“我”:夫妻间有各自的事业,有各自的朋友圈子,甚至是独立的生活空间。“新生活、各顾各”是早已流行的语言,“夫唱妇随”已经是N年前的老黄历了。
应该说,80后的婚姻观是中国婚姻的一大进步,是人性释放的最好注解,是50、60后甚至是70后们梦寐以求而无法实现的梦想。对于他们,婚姻不是搭伴过日子,婚姻是享乐而不是相互折磨,他们更重视婚姻质量,不愿凑合;他们真实、果敢,勇于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父辈背负道德和责任的枷锁,惨淡经营低质的婚姻,80后的婚姻具有承上启下的探索意义。
但是,积极的婚姻观并不能掩盖婚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80后这种明显具有个性特征的婚姻观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家庭的严重不稳定。如果80后不懂得放弃一些过于自我的东西、不调整一些过于理想的心态、不改变一些与家人的相处方式、不努力学习一些持家之道,80后的婚姻将与他们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驰。
5、婚姻需要学习
面对80后“先掀结婚热潮,后掀离婚浪潮”的社会现象,一些社会机构和政府组织已经开始了积极行动。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了老娘舅式的“离婚劝解行动小组”,广东市妇联开展建立试离婚制度。其目的都是阻止“有性格弱点的独生子女们盲目离婚”,“保卫婚姻的神圣性”、“保卫家庭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