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处于适婚年龄的人以70、80年代出生的人居多,对于成长于通讯发达时代、交际广泛的80后来说,拥有这样的态度并不奇怪。也许没有固定的伴侣,但未必缺少性,尽管现在没恋爱,但初恋早在十多年前就结束了。爹妈的着急操心也许正是老一代人的一厢情愿。
这种一厢情愿在社会上不是罕见现象,而是一种社会风潮:在北京的景山、紫竹院、地坛等公园,都有老人举办的相亲会,这种自发的群众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热心者用牌子分开不同的年龄段“80区”“70区”“研究生博士区”许多老年人互相询问对方孩子的条件,有中意的交换照片,看着顺眼,再互留联系方式。全国各地也都有类似的场所。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相亲这种方式,贺岁片《非诚勿扰》当中,葛优扮演了一个四处相亲的中年男人,导演冯小刚就说过相亲这事不靠谱,他年轻的时候相亲过,很尴尬。但是葛优和范伟都说自己的妻子就是相亲认识的。
一般相亲能成功,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相貌别太一般,冯导可能就吃了这个亏;二是要长得有安全感,范老师在这一点上就非常符合。
这种形式来的婚姻也许未必有惊心动魄的爱,却比较稳定牢固,双方父母先比较满意,就少了许多的口舌纠缠,不信可以看看那些描述不幸婚姻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婆媳、亲家之间、地位悬殊、一方家里穷而造成的,由于城市出生的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婚姻往往意味着两个家族的联合——共同出资为儿女购置昂贵的房产、共同抚养孙辈……
时代呼唤人品优先
在调查当中,“下列要素,择偶时你最看重哪三个”的选择当中,有超过26%的人选择了人品,21%的人选择的性格,选相貌的占12.5%,排在第三位。和上一代人的学习狂热有相似之处的是,有11.44%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有才华。一如白云评价自己的老伴儿黑土。
这种选择意味着人们择偶时候的务实态度:我们都是凡人,不是汤姆.克鲁斯,离婚对凡人是件很麻烦、很昂贵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人品好,忠实、宽容(如果能宽容我们的偶然出轨就更好了),性格温和容易沟通,当然最好赏心悦目,好看点对改良下一代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