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教育 >

1~3岁孩子的手眼协调

时间:2005-03-01 15:53 来源: 作者:
-

在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手则是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部分,故有十指连心之说,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3~4个月后才能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目标。5~7个月才可用手去捕捉他想要的东西。无疑,怎样尽早地开发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十分重要。爸爸妈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创造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的环境。发展手眼协调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涂鸦”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孩子从1岁多开始,就喜欢胡涂乱画,我们称之为“涂鸦”。此阶段一般持续到3岁左右。涂鸦阶段的孩子,并不是想画出什么,他们只不过是喜欢这种涂鸦活动。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而且极好地训练了他们自身的手眼协调能力。故父母应为孩子涂鸦提供必要的条件,诸如铅笔、彩笔、硬纸片之类,坐、站、跪均舒适的场所,使孩子有更多的创作机会。当然长时间的涂鸦也会使孩子厌倦,可引导替换活动,比如玩积木、堆各种建筑、捏橡皮泥,鼓励孩子捏各种简单的东西,如苹果、香蕉等,借以锻炼两手揉、搓、按的能力。天热时,还可放一盆水,用塑料瓶,杯子灌水等。当然还可设置一些飘动的玩具,供孩子捕捉、追拿。也可常常到野外练眼力,比如捉昆虫、摘花草等。

2、启迪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的智慧。孩子最初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无意识的,爸爸妈妈应悉心启迪其智慧。比如:先看图片,再给实物,看手眼能否协调入座;或提供缺少部件的图片,先由宝宝找出凳子少腿、茶壶缺把等毛病,再让他画上去。大点的孩子,可让他剪下喜爱的图案;还可训练做穿针引线、穿珠子比赛等活动。

3、捕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的契机。孩子的习性爱好均有所不同,父母应观察自己的孩子。如一个1岁多的孩子在玩桔子,妈妈怕他弄坏了,拿掉了几个。他马上发现少了,就发脾气哭闹或乱弄桔子。细心的妈妈立即又拿回几个,他便不哭了。这说明孩子虽不会说话,但视觉很好,多少的概念已很清楚,成人便可拓宽这方面的游戏,有意逗他,偷偷拿掉他正在玩的东西,让他寻找。爸爸妈妈可拿色彩多样的物体突然晃动在孩子眼前,训练其追随、捕拿能力。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说谎
·看自家的奶奶去!(下)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孩子背唐诗的益智作用
·电话游戏玩出聪明宝宝
·孩子人来疯 妈妈应反思
·注重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指导宝宝用蜡笔涂涂画画
·国外幼儿教育ABC (十二)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化解因缺陷带来的自卑
·怎样回答性问题
·不让宝宝“感觉失灵”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学交往 带你的孩子去作客
·幼儿阅读内容应简洁浅白
·孩子身上可贵的“秩序”
·书评:《香蕉为什么是弯的》
·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