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教育 >

13-14个月幼儿的智能培养

时间:2005-03-01 15:53 来源: 作者:
-

对于13-14月的幼儿,爸爸、妈妈应注意帮助他们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一、促进行走等肢体动作和手的精细动作发展:

婴幼儿运动的每一步发育都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里程碑;运动发育反过来又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站和走不仅需要在神经系统作用下的全身肌肉、关节的运动,还需要有肢体的协调动作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因此,在促进大脑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小脑的发育。婴儿会站会走以后,视野开阔了,能通过看、闻、听,用手接触、摆弄、使感觉器官所接受的刺激增多,使婴儿的脑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对智力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13-14个月的婴幼儿,家长应有意识地让他练习扶物站立,扶物行走,学习变换身体重心来挪动脚步,以后鼓励他独走,使他迈向成功,迈出智慧。

二、发展触摸等感知觉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许多母亲抱怨说:“刚给宝宝买了一个会动眼睛的玩具娃娃,想不到他总用手指去抠娃娃的眼睛。很快,一个漂亮的娃娃就变成了瞎子。”有的母亲还发现,当抱着宝宝玩耍时,他会突然伸出食指摸或戳妈妈的眼睛,把妈妈着实吓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宝宝,手的探索活动趋于精细。食指分化出来,并能伸出来做各种动作,如拨弄小糖豆,戳或抠有凹陷的地面,捏起小线绳等。同时,这个年龄的宝宝开始对小物品感兴趣,尤其是会动的小物品,而成人的眼睛、玩具娃娃活动的眼睛正好符合他的好奇心。因此,出现以上的“捣乱”行为。家长不必为这种情况而烦恼。在宝宝的这个时期,可先将玩具娃娃收起来,等他长大一点再给他玩。平时多给他带洞的玩具或小物品,以满足他的好奇心理。

三、提供孩子学习语言的环境,多对他讲话:

宝宝说第一个字的年龄范围是比较宽的。早的,从9个月就能有意识地叫人,晚的到1岁半才能说话。当然,多数1岁左右的宝宝都能有意识地说出一个字,可能是“爸”或“妈”,也可能说出只有家人才能听懂的一个字,如:“哥”或“不”。

如果宝宝1岁还不会说任何字时,应首先检查一下他的听力是否正常;然后,了解宝宝是否会发音,是否经常咿呀作语。因为宝宝的咿呀声是语声的先驱,他是在这个 基础上学说话的。最重要的是了解宝宝对成人语言的理解程度。如果宝宝的认识水平不成熟,不理解成人的语言,那么则无法学会说话。

宝宝在以上3个方面的发育均正常的话,父母就不必着急,要耐心的和宝宝多说话,唱儿歌,多给宝宝提供语言的环境,过不了多久,他就能学会叫‘爸爸’、‘妈妈’,或者说出家里人能听懂的某个字了。

四、帮助孩子开始最初的人际交往:

宝宝总喜欢往地上仍玩具,然后大叫,让成人捡起来给他,没等你转身,他又把玩具扔到地上,等待你再捡起来给他。这就是孩子最初的人际交往。

宝宝小一些的时候,手的伸肌发育不成熟,不会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仍掉。宝宝逐渐对玩具的抛落运动感兴趣,对于着地点和着地时的情形感兴趣。这时,他手的伸肌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思维也开始发展,能有意识地抛掷玩具来观察落点和着地的情形,并且学会让成人捡起来,在允许他扔,以此发展与成人的交往游戏。

父母对宝宝的这一游戏行为要耐心配合,给他一些不同弹性而又经得起摔的玩具,如皮球、吹塑玩具、木块等,让宝宝自己尝试和区别物体的性质。随着宝宝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他扔玩具的行为会很快结束。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看自家的奶奶去!(下)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电话游戏玩出聪明宝宝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背唐诗的益智作用
·注重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孩子人来疯 妈妈应反思
·国外幼儿教育ABC (十二)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说谎
·指导宝宝用蜡笔涂涂画画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书评:《香蕉为什么是弯的》
·孩子身上可贵的“秩序”
·不让宝宝“感觉失灵”
·幼儿阅读内容应简洁浅白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回答性问题
·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化解因缺陷带来的自卑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学交往 带你的孩子去作客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