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教育 >

戒除宝宝的恋物情结的时机

时间:2005-02-16 15:51 来源: 作者:
-

  如何看待宝宝恋物

  宝宝依恋物体的情形因人而异,有些宝宝恋物的时间很短,而有些宝宝则能一直持续到上小学时。另外,虽然有些宝宝已经基本不再恋物,但是某些突发事件却可能激化宝宝的焦虑状态,让他再度退缩到不安全的状态,进而重新恋物。比如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父母离异、遭受暴力侵犯、与亲人生离死别等。尤其是那些生病住院的幼儿,更是需要熟悉的物体作伴。

  据张学龄医师回忆说,曾经有一位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宝宝,一住院就显得焦躁不安,根本无法配合治疗。直到家长把宝宝的日常用品送来之后,比如枕头、棉被、玩具等,他的状况才有明显缓解。这时就能看出恋物的积极作用,因为住院对宝宝来说不仅有着生理上的疼痛,还要与熟悉的亲人分离,如果能有自己熟悉的物品作伴,那就相当于一种心理治疗,有助于提升宝宝的自我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对物品的迷恋程度没有影响到生活作息,那么家长就无需过度担心。除非是宝宝的依恋行为变成了极端状态,几乎要把依恋物品24小时带在身边,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比如奶嘴,如果只在宝宝哭闹不休时拿来使用一下就可以,一旦宝宝经常口含奶嘴不放就麻烦啦,这不仅容易造成门牙突出变形,而且也很容易产生蛀牙。更何况嘴巴里整天塞着奶嘴,宝宝就不愿意开口,学习说话的进展也会很缓慢。

  依恋期因人而异

  随着宝宝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物体的依恋程度也出现明显差异,其关键在于宝宝所处的环境以及主要照顾者的忍受、认知能力。

  乳房的依恋――约至2岁

  宝宝咬乳房的目的不一定是饿,有时只是一种情绪反应,“咬”的动作成为替代语言的工具。到了2岁以后,随着宝宝开始学习语言、能够表达情绪,这种情况将会慢慢戒除。

  奶嘴、奶瓶的依恋――可至3~4岁

  长时间咬奶嘴、奶瓶,将影响宝宝上下腭的咬合度、牙齿发展以及语言学习。当进入语言能力发展期之后,最好尽快戒除。

  玩偶的依恋――可至6~8岁

  如果宝宝坚持随身携带玩偶,否则就拒绝出门或上学,甚至为此在学校与同学争吵、阻碍人际关系发展时,请家长及时介入,帮助宝宝改掉这个习惯。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电话游戏玩出聪明宝宝
·看自家的奶奶去!(下)
·怎么教育孩子不要说谎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孩子背唐诗的益智作用
·孩子人来疯 妈妈应反思
·国外幼儿教育ABC (十二)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指导宝宝用蜡笔涂涂画画
·注重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书评:《香蕉为什么是弯的》
·化解因缺陷带来的自卑
·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学交往 带你的孩子去作客
·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
·幼儿阅读内容应简洁浅白
·孩子身上可贵的“秩序”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不让宝宝“感觉失灵”
·怎样回答性问题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