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幼儿期道德的发展

时间:2005-02-16 15:35 来源: 作者:
-

l岁宝宝还没有道德的判断,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什么道德行为。宝宝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在掌握语言以后逐步产生的。当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良好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愉快的表情并且用“好”、“乖”这些词给予奖励;当宝宝做出不良的行为的时候,成人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且用“不好”、“不乖”这些词给给予批评。在这样的过程中,宝宝逐渐养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场合,宝宝就能不加迟疑地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来。而对于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则会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

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的。凡是成人表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好的行为;反之,凡是成人表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便认为是坏的行为。因此“好”、“不好”是宝宝最初的道德判断中的两大类别。3岁的宝宝已经能把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例如说,警察叔叔是好人,“小偷”是坏蛋。

但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还是比较简单的,不能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宝宝还不可能掌握抽象的道德原则,成人只能用简单明了而具体的事例来使宝宝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的,经常需要成人加以鼓励和督促。比如,当宝宝看见别的孩子折花的时候,他会说:“妈妈说的,拆花就是不乖。”但是也可能过了一会儿,他自己也忍不住地折起花来。

总之,在幼儿期要用合乎宝宝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宝宝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同时也不要要求太严,期望过高。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宝宝投诉老师了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孩子的皮肤饥饿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保护孩子的童心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