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孩子怎么结巴了

时间:2005-02-16 15:35 来源: 作者:
-

“我的孩子,刚学说话时还不结巴,不知为什么现在反而结巴了。”不少家长,在孩子2-3岁时会焦虑地询问,孩子怎么口吃了?

这时的结巴,是大多数孩子学习语言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2-3岁的孩子,大多会有一个说话结巴的过程。因为,这时的孩子智力发展很快,思维也很活跃,他们已知道了许多知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词汇量还不够,不能准确而迅速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在急于表达之时,就往往会在某词上重复,让人听起来,孩子说话结结巴巴的。最常出现的词有:他想得到什么或反驳什么时,喜欢重复这这这或我我我;想要说明什么,则喜欢重复这个这个或那那那。这在成人中也是存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吃。

有时,一句原本可以完整说出的句子,却被孩子结结巴巴地说出来,这并不能说明孩子口吃。这通常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过一会儿再说这句话时,他又能完整地说出了,这同口吃者是有区别的。

当然,孩子虽然不是已形成了口吃毛病,但也不能就听之任之,还应该给予纠正。

纠正的方法很简单,当听到孩子哪一句话结巴时,可以等他说完以后,家长先清楚地、连贯地将这句话说一遍,并让孩子重复。在没有急迫表达的压力下,孩子往往会很好地说完这句话。一般说来,经过3个月左右,孩子就不会再有明显的结巴现象了。

但是,应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在发育过程中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使孩子成为真的口吃儿。

错误的处理方式之一:无动于衷。孩子结巴时,家长根本不予纠正,当孩子经常遇到某些问题表达不清时,就会形成一种“定势”,一遇某个词,便结巴起来,发展下去将为口吃。

错误的方式之二是呵斥、打骂孩子。本来,孩子结巴是无意识的,家长不予强化,孩子自己并不自觉。但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说话时结结巴巴的,就会大声喝斥孩子,甚至会模仿孩子结巴的样子,斥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说?”使孩子突然意识到,我原来是这么说!当他再说此句话时,可能又犯同样的毛病。久之便可能发展为口吃儿。打骂不仅起不到制止作用,还会为孩子留下更深的印象。

要记住,3岁之前的宝宝结巴并不等于口吃。家长不要给孩子戴上口吃儿的帽子,也不要暗示孩子哪句话会说不好。家长只须做一个有心人,当孩子结巴时,和言悦色地随时纠正,孩子就会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宝宝投诉老师了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孩子的皮肤饥饿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保护孩子的童心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