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孩子也有生气的权利

时间:2005-02-16 15:35 来源: 作者:
-

  三五岁的孩童,也有嘟嘴生气的时候。可是,大人们会埋怨他们不乖,一顶顶大帽子不问情由地扣下来。但大人生气时,却没谁来说三道四。看来,生气是大人的专利。这对语言能力缺乏的幼孩来说,是不公平的。殊不知,大人们自己也常生气呵―――只是,不会用镜子自照罢了。比如,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好,达不到自己或别人的要求时,不也同样会发脾气,甚至找人吵架么?要知道,孩子“生气”不都是错的。且听听一个女童的“生气宣言”吧:

  我要说,我不是BB了,我多么能干,我知道该怎样去做!

  要是你对我说“不”,我就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了……

  那么,我就踢,就扔东西!

  我不是想做坏孩子,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作为“我”,是多么的不简单!

  我可以自己穿衣服,这样有趣多了!

  穿好衣服我会跑会跳。

  你知道,我很难让自己的手闲着―――不抓东西不行的啦。

  我喜欢找东西来玩,我喜欢探索!

  如果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可要赖在地上!

  我喜欢扯开嗓子叫,喜欢唱歌,喜欢把所有东西弄出怪怪的声音(例:把饭勺当鼓敲)。

  如果大人专横地吼:“安静点!”我反而会吵得更响!

  我会喂自己吃饭,但得慢慢来,慢慢来!

  要是你命令道:“现在就吃完它。”或“快点吃!”

  我可要推掉碟子或杯子―――噢,它们或许会自动滑落到地毯上!

  我是个好孩子,但如果大人一脸不耐烦地催我,我会由好变坏!

  如果让我按自己的方式做,那么,我们彼此都会相安无事。

  我想尝试新鲜的事,但你可要在旁边看着我保护我。

  ……

  从“宣言”中,我们了解到,“生气”是孩子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元素”之一。关键在于两点:首先,孩子生气时,应该如何引导他们通过正当渠道发泄。其次,教会他们如何控制情绪不要“气昏头”,被“生气”控制了自己。我曾修过一门有关疏导幼儿舒缓紧张情绪的课程,其中一条途径,是练类似“瑜伽”的运动:摇摇头甩甩手,坐在地毯上,一边拍地一边叫喊。动作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但真有使人精神上放松之效:心中憋着的“气”不必“转让”就得以宣泄。总的说来,大人要把孩子“发泄愤怒”简单地视为“有意破坏”,更不要动不动就严词训斥孩子,指他们“发脾气”,不要剥夺孩子自我心理调节的权利,若他们把怨气积存在心里,紧张和焦虑情绪就会不断增加。原则是,在不致伤害到孩子自己或别人的前提下,让他生气好了,那是被允许的―――就像成人自己,不也同样以流泪或生气来宣泄的么?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宝宝投诉老师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孩子的皮肤饥饿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保护孩子的童心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