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忽略”也是一种暴力

时间:2005-02-16 15:35 来源: 作者:
-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这源于对女孩的歧视,也是对女孩生存权的非法剥夺。”卜卫说:“比之男童,女童在家庭内更容易受到精神暴力。一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农村家庭,会不欢迎女孩的出生。遗弃女婴的事时有发生。在某些家庭不仅母亲因生下她们受到歧视,她们还为自己身为女孩而‘负疚’、自卑。城市女孩虽较少因性别遭到精神暴力,但因为学习、不符合性别角色规范、‘早恋’等遭到家长斥骂、羞辱等精神暴力也很多见。家庭中对女童的精神暴力更加具有隐蔽性。”“对女大学生成长史研究中也发现:城市和农村一样存在对女童的身体暴力;女孩遭受殴打的情况不比被认为更顽皮的男孩少。”

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误区: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中国的家长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倾其所有,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你看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你吗,给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你还不听话。”想想看,如果你是家长,你是不是也曾经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呢?

  

然而,家长不遗余力地付出要求的就是孩子学习好,听话就行了。对于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最高兴做的,家长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正当需求。

  

许宸瑞是南京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为了能让他很好地适应小学,妈妈给他报了学前班,对此,小家伙很有意见:“我星期六都忙死了,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星期天还要把幼儿园没画完的画画完,下午再上跆拳道。我多想出去看看春天,已经有2个月没有出去玩一玩了。”作为一名“听话”的孩子,许宸瑞小朋友与绝大多数孩子一样采取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方式来应对父母强加的学习。不过,上中学的陈鹏就不是这么想了:“寒假时我想参加一个学长们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可是家里人得浪费时间,影响准备中考,我就偷着出去,反正爸妈要上班的不是吗?我现在觉得与他们沟通很难,只好阳奉阴违呗。我们有的同学达不成心愿会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我想这样不是件好事,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脱离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极限,也有极端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和自杀。”卜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有一种暴力叫忽略,即在具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采取非具体的敌视、漠视,没能给孩子提供应有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儿童暴力之所以普遍存在,为大多数人所熟视无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施暴者自认为动机是好的。比如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比如老师,也都是要把孩子教育成才。但是往往在成人看来是‘为孩子好’的做法,在孩子看来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棒下成才”深入人心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陵妇女发展中心主任金一虹教授给记者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一位任职高校的朋友,娶了一位西方太太,当他对自己的混血儿子没办法的时候,他会说:“你的中国屁股又痒了是吧,我要打你的中国屁股!”为什么中国屁股就该打呢?这实在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记者随便问身边的人,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而为人父母的也大多数承认打骂过孩子,并且说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位女儿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瞿女士说:“孩子就是要打,不打不行!犯错就是要打,不打记不住!”许多家长和这位瞿女士一样,毫不讳言有时会打骂孩子,甚至还是理直气壮的。“孩子不管哪行啊,没规矩哪行啊!”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宝宝投诉老师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保护孩子的童心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皮肤饥饿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