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怎么让孩子有健康生活和好情绪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三岁以前,是孩子大脑情绪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与最亲密的人建立依附关系,学习、环境的影响,都是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基石。正视孩子的感觉,明白他的需要和情绪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正确引导,对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各阶段宝宝情绪发展

  在医院的育婴室里,刚出生数天的婴儿,只要有一个宝宝发出哭声,其它宝宝也会跟着哭,这种伴哭的现象正是一种与他人共鸣能力发展的开始,此时也许只是一种听觉刺激反应,但逐渐会成为孩子的同理心发展基础,在宝宝还不会说话时,只能尽其所能的用“嗯嗯”、“呜呜”,或用舞动四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如果得不到响应,只好发出那令妈咪紧张的哭声,哭声中可能就隐含着惊吓、生气、不舒服、饿了或病了……等涵意,其实就是宝宝情绪发展的第一步呢!

  宝宝出生时大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因此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就对说话声有反应,对人脸特别注意。二个月左右,当父母亲近他或满足某种需求时便会发出微笑。四个月时大概就有认生的能力了,会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半岁以后,宝宝的情绪活动会有很明显的转变,开始依恋环境中特定人物,妈妈、爸爸、奶奶甚至是保姆。

  满一岁时,这样的依恋将达到一个高峰,这时妈妈的出现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当妈妈离开自己时,他可能会用哭泣的方式,吸引妈妈回到他身边,但是如果长期给保母或奶奶照顾的宝宝,并没有与爸爸、妈妈建立这份依恋感,当妈妈、爸爸出现时,孩子反而会产生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哭闹。

  二岁时,孩子开始有违抗父母要求和指挥别人欲望出现,情绪表达形式也更为复杂化,此时“不要”很容易成为宝宝的口头禅,“摇头”像是反射动作似的随时出现,让父母极为头痛,但也同时宝宝开始会关心和爱护其它人,开始发展社会性,当他看到妈妈难过时,会主动过来抱抱,如果有同伴哭,甚至会学妈妈去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同伴。

  三岁前大脑情绪发育关键期

  三岁以前,是孩子大脑情绪发育的关键期,虽然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拥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性格,但与最亲密的人建立依附关系,学习、环境的影响,都将成为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基石,父母亲或保母必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引导角色。藉由与孩子的互动,启动孩子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并且得以稳定发展,才能逐渐呈现稳定的人格。所以正视孩子的感觉,明白孩子的需要和情绪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正确引导,对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然而,三岁以前孩子的情绪却最容易被大人忽略,孩子会闹情绪,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没经验的父母可能手忙脚乱,有经验的父母却又太容易仗着自己的经验下定论,忽略了孩子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如果孩子只是饿了、累了,或生病不舒服还容易猜测,但如果与发展阶段有关,可能因语言能力的限制,无法说清楚自己的需要,感到挫折而闹情绪,父母又无法解读,很可能就会导致孩子畏缩、磨牙、口吃、尿床、咬手指头、哭闹、打人、咬人、破坏东西等行为跟随着出现,这时候父母可能真的要伤透脑筋了。

  所以当孩子有不寻常的情绪反应或不正常的哭闹情形出现时,父母必须用心的去探讨原因;如果找不出原因,可以请教医师或专家!预防胜于治疗,总比问题变得更严重时再来导正,来的轻松多了。

  以身作则做好情绪管理

  在协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情绪,拥有良好的“EQ”前,父母必须先拥有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当情绪反应之际,自己也跟着发怒,尤其当自己的工作忙碌或压力沉重时,孩子的哭闹声常会成为导火线,让父母把一肚子的怒火,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也让孩子莫名奇妙成为“受气包”,如果父母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能期待孩子有良好的情绪发展?长期下来,孩子的火爆脾气自然就被训练出来了,那可不是遗传,是“传染”呢!

  所以当面对闹情绪的孩子时,父母必须先检视自己是否能平静的协助孩子处理?是否能了解孩子闹情绪的原因,并先接纳他的情绪,再来解决问题。如果自己无能为力,应寻求家人的协助,千万别把事情越搞越糟。

  培养稳定的情绪,可以让自己更成熟、家庭更和谐,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表现,即使是不容易,只要耐心的去执行,相信用心的父母们终会尝到甜美的成果。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宝宝投诉老师了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保护孩子的童心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孩子的皮肤饥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