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忽视精神需求=情感虐待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记者10月29日从由广东省联合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系列免费心理健康讲座中获悉,我国1.5亿青少年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就有三千多万人。大中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0%以上;在休学和退学的学生中,90%以上是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自杀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

  现场咨询:

  11岁女孩为何爱打同学

  父母究竟如何才能在与子女相处的过程中少走弯路?10月29日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的十多位心理专家免费为前来听讲座的父母进行了专业解答。有的父母还带着孩子一起来做心理咨询。其中一个11岁的小女孩小亚的故事最引人深思。

  专家宁布问小亚想问些什么问题。小亚迟疑片刻,问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自杀?”小亚的母亲当即轻声喝斥道:“你问那些事情干什么?说说你自己的事情!”之后,小亚再不愿开口。然后,由小亚的母亲代为陈述。

  小亚母亲:她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上课老是发呆,还经常打同学;二是她老是爱看言情小说,而且最令她想不通的是,这段时间小亚对男孩子的兴趣特别大。我觉得她肯定心理有问题。

  宁布:11岁的小女孩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兴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本能,并不是心理有问题。所以,爱看言情小说,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一种正常爱好。关键是在这个问题上,父母该如何引导。至于小亚在学校爱打同学况,可能跟父母对她的关注不够所致。

  小亚母亲:不会啊,虽然我们有时候会打她,但家里从来不要她做家务。

  宁布:孩子一直是你自己带的吗?

  小亚母亲:我们有三个孩子,小亚是老二。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小亚从小就交给奶奶带,后来送别人家寄养,直到两岁半才接回来,接回来后,就送进了全托制的幼儿园。

  宁布:这其实就是问题的关键。孩子在五岁以前都是安全感的建立期,在这个时期,必须由父母亲自照顾。可是,从孩子出生不久到上小学,你都把孩子交给别人喂养。所以,你很难跟孩子建立亲密的母女关系。

  小亚老是上课不用心,还爱打同学,其实都是她从亲人那里得到的关注太少,所以只好通过其他途径引起别人的关注。

  专家:

  许多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规律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心理科副教授王玲29日在《父母做错了吗?》的专题讲座中指出,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对孩子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由于许多父母不懂得或忽视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错过了在子女人格发展关键期中的正确引导,不仅给子女心灵带来长久甚至不可挽回的伤害,也给自身心理健康与整个家庭带来影响。

  王玲在讲座中指出,现在的家庭,尤其是高学历的家庭已经很少对孩子进行身体虐待。但情感虐待型家长并不少见。这种家长虽然在物质上和生活上对孩子没有虐待,甚至是有求必应、无微不至,但他们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忽略对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对孩子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虐待。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宝宝投诉老师了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孩子的皮肤饥饿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保护孩子的童心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