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宝宝心理需求的行为表现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有很多类似秩序敏感期这样的特别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理解宝宝,就很容易跟宝宝较劲,让他感到很压抑,或者学会以同样的方式跟父母对着干。而宝宝一些典型的所谓“问题”行为,其实只是这种心理需求最突出的表现而已,诸如:

  *拿到什么都往嘴里放

  宝宝一出生,嘴就是他满足口腹之需的器官,同时也是他探索世界的最敏感的部位。因此,不管他的小嘴碰到什么,他都会快速地将头扭过去,或舔或咬。等他自己会用手拿东西了,更是要将随地捡拾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尝一尝。

  *拿到东西就往地上扔

  从几个月大开始,宝宝就可能扔东西玩。到1岁左右,他的这种行为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有人捡起来交给他手里,他还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看起来显得特别顽劣。

  *总是喜欢说“不”

  到了2岁左右,宝宝进入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说“不”。父母说东,他一定指西,父母说左,他非要向右,似乎他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跟父母对着干。

  *书一到手就撕

  撕纸也是宝宝几个月到1岁半左右非常热衷的一件事情,因此,只要你将书放到他手里,他立刻就会玩这个撕纸的游戏,把好好的一本书撕得体无完肤。

  *抓、打、咬小伙伴

  小家伙明明很喜欢某个小朋友,可是只要一见面,他就会立刻出手、动嘴,以我们最难以接受的方式去与他的好朋友交流。于是乎,两个小家伙一见面,过不了两分钟就会你叫我喊、哭声震天。而宝宝这种行为并非我们想象的“暴力”的范畴,他们不过是不懂得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同伴交往,甚至这还可能是他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呢。

  尊重与理解:让宝宝远离任性

  一个被父母理解、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宝宝,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宝宝。既然如此,理解宝宝的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将育儿的水平提高到这个层次,我们就要学会观察揣摩宝宝的心理需求,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各种行为。

  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行为就会发现,即便是刚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宝宝,他也会有很多表达自己需求的特别方式。

  玖玖一个多月的时候,她就已经懂得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跟妈妈交流了。每天晚上某个固定的时刻,只要给她洗漱完毕,把她放床上,不需要任何仪式,小家伙就会悄然入睡。然而,有一天晚上,到了入睡的时间,小家伙却一直不肯入睡,嘴里哼哼唧唧的,使劲踢腾着小腿,看起来似乎很委屈。玖玖妈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惟一的可能就是她尿了,可是这个理由明显很牵强,因为小家伙在上床之前刚刚尿过呀!不过,无奈的玖玖妈还是把玖玖的小衣服解开了,这才发现她的纸尿裤比平时系得紧了点,难道这就是哭闹的原因?于是,玖玖妈重新给她系好纸尿裤,掖好衣服。果然,小家伙立刻不再踢腾了,5秒钟之内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她才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懂得用踢腿的方式来告诉妈妈,她只是感觉腿部不太舒服而已。

  如同上例中的玖玖一样,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有许多这种原生态的“语言”,如果我们读不懂宝宝的这些语言,就无从理解他。因为缺乏理解,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父母带给他的这种挫败感比其他任何事情带给他的伤害都要更严重。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一旦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期望中的回应,他与人正常交流的热情就会下降,转而以哭闹的形式或其他任性的行为来坚持自己的需求,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因此,在很多时候,任性不是宝宝的错,只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错。认真观察宝宝,揣摩他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学着理解他的需求,以他能够接受的、温和而人性的方式去引导他,让宝宝的需求得到尊重,任性就会远离宝宝。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宝宝投诉老师了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保护孩子的童心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孩子的皮肤饥饿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