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儿童孤独不早干预影响一生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孩子不说话、不合作、不喜欢结交小朋友、行为怪异(如转圈、撕纸、按开关、沉迷电视、听音乐等),这对孩子来讲可不是小事。医生指出,这可能是儿童孤独症样障碍的表现,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对儿童孤独症样障碍的识别率和关注度远远不够。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静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孤独症样障碍在幼儿时期的诊疗和干预极为重要,干预矫治在2~5岁时最有效,如果错过这个最好时机将会伴随终生。

  儿童孤独症样障碍常被误诊

  奇奇是一名10岁的男孩,脾气暴躁,经常和同学争执打架,注意力不集中,难于遵守学校秩序,满脑子奇异想法而且固执己见;另一方面,奇奇成绩良好,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方面表现出过人天赋。一直以来,奇奇都被当地各大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小儿多动症,并坚持服药治疗,但收效甚微。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静进指出,奇奇患的并非小儿多动症,而是儿童孤独症样障碍中的一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有这种病的孩子有与人交往的欲望,但却因难于理解人际关系规则,缺乏社交技巧而感到受挫,表现出怪癖的一面。

  研究表明,近年来儿童孤独症样障碍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英国为0.57%,2005年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估计美国166名儿童中就有一人患有孤独症,男女比例为4:1。

  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孤独症误诊率极高,一些地区误诊率在80%以上,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对孤独症缺乏认识,不少人认为“孩子大些语言就会好”。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宝宝投诉老师了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孩子的皮肤饥饿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保护孩子的童心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