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主页 > 亲子 > 幼儿阶段 > 幼儿心理 >

自然赋予孩子的成长魔力

时间:2005-01-05 15:34 来源: 作者:
-

  孩子有时似乎经过某一小段时间就长大了,那是因为,自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赋予了特有的力量――

  敏感力:自然赋予孩子的成长魔力

  敏感力是指孩子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运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就叫做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的内心会有种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他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动力才会消失。这种敏感力的产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时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孩子在婴儿时期开始注意大人说话的唇形,并发出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作,但幼儿却能很容易学会,这是因为他具有自然赋予的语言敏感力。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他的表达能力。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教专家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敏感力。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孩子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家长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凭借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能具体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家长可以在家里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4岁)

  忙碌的家长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你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这正是你培养他具有巨细无遗习性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2~6岁)

  2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最活泼好动的时期,家长应充分让他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也要注重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训练,不仅能帮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其智力得到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6岁)

  2岁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对群体活动具有明显倾向。这时家长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3~5岁)及阅读敏感期(4~5岁)

  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充分的学习,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家长可为他多选择些读物,让他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文化敏感期(6~9岁)

  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6~9岁时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因此,家长可在此时为他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更多最新文章内容
·孩子的需求要不要被满足?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说谎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么缠人
·走进孩子心灵的最佳方式
·双胞胎有心灵感应吗?
·幼儿抵制电视广告的诱惑(下)
·早晨,让宝宝快乐地起床
·宝宝投诉老师了
·宝宝有恋物情节怎么办?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用“吓唬”教育孩子害处多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
·怎样纠正孩子睡觉的坏习惯
·做好孩子收视的把关人(上)
·保护孩子的童心
·如何调整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和宝宝面对面地交流
·宝宝回应妈妈情绪的方式
·悄悄话有助宝宝智力发展
·孩子的皮肤饥饿
-

Copyright © 2006-2009 www.danvren.net 大女人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