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器 闪耀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6000~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灶、鼎、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