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是位中年老师,为自己给自己当好“心理医生”,他准备好一个笔记本,专门摘记报刊书籍上有关心理健康、人生哲理方面的内容。碰到不顺心的事把本子翻阅一遍,就什么忧愁烦恼都没有了。比如生活中碰到了挫折,老曹马上就重温自己摘录的一些格言警句,从中受益。其中有一条名人名言是这样说的:“不管一切如何,你仍要平静和愉快。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也必须这样对待生活。要勇敢无畏,含着笑容地──不管一切如何。”这些话,马上让老曹免受了气大伤身、愁绪满怀之苦。
老曹用格言警句筑起一道心理屏障,以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外伤”和“内伤”,这种自我心理的保护艺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借鉴。而有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反守为攻”,压压某些爱贬低他人、破坏他人心理平衡者的所谓“心理优势”。
我以前上研究生时,也碰到过本文开头小方所说的情况。有一天一位在外面公司搞推销的同学到我这儿拜访,一见面就喋喋不休地把我苦读的事业贬得一钱不值,说什么“现在优秀的人都下海,只有不识时务者才在那儿傻读书”,还吹嘘他一天挣的钱顶我几个月的生活费。当时我没猜透他如此“张扬”是想赢得我羡慕的目光呢,还是想搏得我一顿好吃好喝好招待。反正当时我听后并没有心理失衡,而是反主为客,满怀“敬意”而又十分“真诚”地让他中午请我吃一顿,“因为你挣钱又多又容易嘛,理应救济一下我这个穷学生。”于是他很不情愿地被我领进了一个高档饭馆。随着我点菜程序的正常进行,他先前的那类“钱多得没处花”的豪言壮语没有了,而代之以“别太浪费了”、“我不太爱吃有肉的菜”之类的话。于是他那股炫耀自己贬低他人的势头从此打住了。
所以对于某些爱贬低他人、炫耀自己的人,我们可以在自己不乱分寸的前提下加强一些“助人为乐”的意识,注意“成全”人家一下。我们的方针是:对谦虚的人不骄傲,对骄傲的人不谦虚。